宇树科技“抢跑”

“具身智能第一股”,要来了。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宇树科技近日已开启上市辅导,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根据辅导工作安排,宇树科技最快将于今年10月提交IPO申请文件。

随着宇树科技正式踏上IPO之路,对于这场以“具身智能第一股”为名的“财富盛宴”,投资者早已充满无限期待。

启动IPO辅导

7月18日,记者自中国证监会官网获悉,宇树科技已在浙江省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并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根据辅导工作安排,辅导机构最早将于2025年10月,对宇树科技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并协助公司按相关规定准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这意味着,宇树科技最快将于今年10月提交IPO申请文件。

辅导备案文件显示,宇树科技行业分类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C34通用设备制造业。宇树科技暂未披露上市板块,多位投资人称,其“第一落点”预计为科创板。

宇树科技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90后”王兴兴,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连续五年盈利

亮眼的业绩表现,成为宇树科技正式踏上IPO之路的最大底气。

宇树科技曾确认,他们自2020年以来的财务报表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曾有接近这家公司老股东的人士透露,他们2023年和2024年的营收分别在2亿元和4亿元左右,净利润则分别在1000万元到7000万元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数据未经宇树科技核实。

从一份宇树科技以自身名义提交的采购证明文件中看到,宇树科技在2024年的时候,公司规模324人,营收约为4.15亿元,资产总额约为15.32亿元。华尔街见闻得到的信息是:宇树科技2024年净利润接近一个亿,同时2025年上半年业绩也很不错。

上个月,王兴兴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披露了宇树科技最新的运营情况——目前,公司员工约1000人,年营收已达“十来亿元”。

能够实现持续盈利,同时拥有不错的收入,离不开宇树科技极致的成本管理能力。通过产品价格的变化,能够对此有更为直观的感受:2019年,他们发布的四足机器人AlienGo官方售价为40万元;次年,一款体积更小的教育版四足机器人A1的售价还不到10万元;到了2023年,新产品Unitree Go2四足机器人售价更是低于1万元。

“我们公司的商业逻辑是,商业行为肯定要有合理的商业利润。”王兴兴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成本一直是我们做所有东西的KPI,核心就是要赚钱。”

具身智能产业融资井喷

在开启上市辅导之前,宇树科技于今年6月完成了C轮融资交割。该轮融资始于去年底,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共同领投,绝大部分老股东跟投。有C轮投资人透露,对宇树科技的上市预期,是其参与本轮投资的原因之一。

环顾整个具身智能产业,今年以来该领域的投融资已是高潮迭起。一方面,企业融资节奏极其密集,单是7月,便有星动纪元、它石智航、星海图、小雨智造等多家具身智能企业宣布斩获融资。另一方面,此前未曾入局具身智能的PE/VC、产业投资人也在今年选择下场。以互联网、零售、消费品领域投资见长的“风投女王”、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投资了星海图;宁德时代领投了银河通用新一轮11亿元的融资,后续还将为银河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技术落地与规模化应用提供支撑。

记者通过IT桔子创投数据服务平台梳理发现,截至7月19日,今年以来,我国具身智能行业的投资事件共计133件,总投资金额已超180亿元,数量、金额均超出去年全年水平。

“我们也一直劝企业,要趁当下比较宽松的融资窗口期,多攒点‘子弹’。”谈及今年的融资热潮,一位专注于具身智能投资的人士分析称,类似几年前的自动驾驶,具身智能行业的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统一,产品商业化也还在探索阶段。因此,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融资还是冲刺二级市场,均是具身智能企业“广积粮”以提高生存概率的途径。

展望后市,常垒资本管理合伙人冯博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概念验证期到商业化早期”的过渡阶段。在前一阶段,项目所处行业的前景已是共识,但是哪个项目能赛马成功,是未知数;在后一阶段,行业开始尝试商业化。类似电动车和大模型的发展节奏,机器人行业同样会经历大浪淘沙。

据投中网、南方都市报、证券时报等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